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沙港村玉森井(一)

澎湖是一個多風少雨的地方,年雨量約1000公厘,是台灣地區雨量最少的地方。地表只能生長耐旱的植物。井,成為提供澎湖人民生農業用水的最重要來源。尤其降雨多集中在夏季,冬季枯水期,水井乾涸,生活頓生不便。日治時期,鑿井提供用水,成為政府施政的重要課題。1914年,沙港村開鑿的地河井(深水井),即為關注的焦點。此井在沙港警察派出所警官兒玉啟次郎的倡議下,獲得當時澤井廳長、鹽尻課長的支持,加以繼任警官大森皆治、吉村主一、巡查捕翁寬柔的監督下,透過地方保甲制度的推動,歷時10個月而得以完成,名為「玉森井」,立碑為記。
「玉森井」,當以警官兒「玉」啟次郎與大「森」皆治之名為記。兒玉啟次郎,《臺灣日日新報》有其相關報導,包括倡議開井、鼓勵設立鼎彎區公學校以及推動地方保甲活動。1915年以後,由沙港派出所轉往澎湖廳澎湖婦人病院任職。警官大森皆治、吉村主一與巡查捕翁寬柔,亦可見於大正年間《澎湖廳報》之記載。鹽尻課長則為任職澎湖廳警務課之鹽尻彌太郎;澤井廳長為澤井瀨平,擔任廳長期間為1914年1月-1916年11月。茲將1915年5月24日《臺灣日日新報》報導之全文摘錄於後: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澎湖縣湖西鄉沙港村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6003522
  • 所在地-經度
    119.6223878
  • 是否開放
  • 撰寫者
    許玉河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3.6003522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19.6223878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澎湖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湖西鄉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沙港村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