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嵵裡的西裡滬(三)

《長族公賬簿》文中的大山砲臺,依據《澎湖縣縣定古蹟馬公大山堡壘砲臺調查研究》:源於1894清日兩國爆發甲午戰爭,清政府緊急於澎湖圓頂半島的大山頂構建一座砲臺,安置8吋口徑阿姆斯托朗後膛砲一門。1895年3月25日,日軍佔領正在興築中的砲臺。1900年4 月25 日,日本於此地整建大山堡壘,5 月15 日雞舞塢山堡壘也緊接著開工。大山堡壘徵收青灣東側原本的官有地並收購私有地,總面積達62,490坪,幾乎涵蓋圓頂半島三分之二的面積。1902年6月24日大山堡壘峻工,7月14日雞舞塢山(雞母塢山)堡壘竣工。1919年5月大山堡壘改名大山砲臺,並配合澎湖島要塞之任務及目地調整配置:安式10”加砲外增設15速加取代。直至1933年後,大山砲臺與內垵社砲臺、外垵社砲臺、大山砲臺、豬母水砲臺等因澎湖島要塞軍事調整而被廢除。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嵵裡里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5282509
  • 所在地-經度
    119.567315
  • 是否開放
  • 撰寫者
    許玉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