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馬祖剪花種類:風燈花

剪花,是馬祖傳統的民間工藝,透過一把剪刀與紙張,創造出活靈活現的圖樣,運用在生活當中,記錄下屬於馬祖的地區文化。依據2003年陳治旭所編著的《馬祖剪花》,馬祖當地創作剪花的阿婆們並未有對剪花有系統性的分類,僅稱其為貼在哪兒的花,想貼哪裡就貼哪裡,但為便於稱呼,陳治旭先生將剪花的種類細分為七大類,風燈花即為其中之一。

「風燈」是馬祖當地對燈籠的稱呼,古時候燈罩的目的便是為了防止火被風吹熄,因此福州人稱其為風燈。要看到風燈上的剪花,需要等到每年元宵節時,家家戶戶會在大門兩旁掛上風燈。燈在福州話中與「丁」同音,即有添丁之意,因此在女子出嫁後,娘家必須送給婆家燈,另外會在新屋落成時送燈祝賀,或在家中生男孩子時於門口懸掛風燈。

因應有酒罈形與球體的風燈形式,風燈花有方形、三角形的形狀,花樣多以花卉為主,顏色則有黑紅兩種,結婚或生子時一定得使用紅色,但元宵節時就沒有規範一定的顏色。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