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北孔子廟

臺北原有孔廟,建於1879年(清光緒5年),當時位於城內與武廟並列,日治初期遭兵災,殿廡毀損嚴重。1925年(大正14年)臺北士紳倡議重建孔廟,聘請泉州名匠王益順來臺設計建造,於1930年(昭和5年)建儀門、大成殿、崇聖祠及兩廡,並舉行祭典,後因捐款頓挫直到1939年(昭和14年)才完成其餘建築。臺北孔子廟遵照中國古建築手法興建,規制完備,建築技巧精良,例如大成殿內的八角藻井一向為中外人士所讚美,是近代臺灣最典型的泉州木結構風格之建築,正墊正立面主要色系為淡橘色(#a39484),其木門造型講究,顏色為淡紅色(#b55f5f),並設有典雅之灰色石柱(#535657)。孔廟內有永久性的文物陳列室,如祭器、樂器、禮服、山東曲阜孔廟的珍貴照片,供各界參觀。庭園有各種花木扶疏,綠意盎然,配合古色古香的建築,置身其中,令人滌心淨慮,肅然起敬。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吳宇凡
  • 創作者
    吳宇凡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879
  • 媒體類型
    其他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