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泰山籐業工廠去籐皮為第三步工作程序,處理後之殘藤皮原料賣給修籐與製籐商仍很搶手。民國42、43年(1953、1954)起戴政衛才開始做籐料原料加工買賣生意;他起初在現在的重陽路一段44巷35號創立了泰山籐業工廠,加工處理臺灣籐和進口籐條後,賣到臺北市士林區籐製品商家,那時賣的籐材料成品12到15英吋長,約360到450公分長,較細籐條提供編製籐製品的家俱店用。連家裡的兩個女兒及戴太太都投入籐條加工的工作,戴政衛管教嚴格,女兒們在平日工廠擔任會計、管理業務,工廠作業中,也要整天做剝皮、修平籐目的工作,「打節」、清洗、乾燥籐材等的程序一點可都馬虎不可。每一個析皮抽心的過程,從籐條、籐皮、籐心,到加工後的各式籐製家飾,諸如斗櫃、矮櫃、置物籃;戴老板對女兒及員工一視同仁,一樣都要求做到盡善盡美,這些時期處理好的泰山藤材料賣到士林藤具店編製籐俱。泰山籐業接觸籐條加工製作一段時間後,開始從印尼進口較粗的籐條,民國52年(1963)買下重陽路一段工廠後,他開始親自做起編製籐椅等籐傢俱出口到日本的生意,30年來泰山籐業生產過的籐製品不盡其數。

.jpg.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