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81年度陸軍反共救國軍-總司令陳燊齡檢討防衛武器的汰舊換新

本文以陸軍東引地區指揮部隊史館收藏之隊史為撰寫依據,參考自民國81年(1992)至民國82年(1993)的陸軍反共救國軍歷史,紀錄內容為當時的機密史政資料,現已解密,為指認與研究陸軍反共救國軍發展沿革之重要文本之一。

根據隊史紀錄,此年度長官視察東引守備區多次,總司令陳燊齡上將於民國82年6月6日視察東引,發表談話記錄如下:

「要檢討我們傳統的防衛武器,假使是有效的,在瞄準性能上不產生問題,我們要盡速的維護,假使說這東西已經不堪用,沒有瞄準具、沒有導向,而我們也沒有其他方法可以解決,那這武器就是沒效的,我們就要想辦法。有人說我們可以從砲膛裡面看,這簡直是欺人之談,從砲膛裡面去瞄準,除非他是死敵人不會動,你才能打到他;一個活動的敵人,等你瞄準好了,砲彈裝進去時,目標早就不知道跑哪裡去了。所以沒有瞄準具,也沒有代用品使其瞄準,這個武器就要淘汰了。現在40砲,經馬祖試驗,為第一線的海防武器相當有效,射擊時可以達70-80%,固定目標時可以百分百命中。假如敵人由岸至岸的小島登陸,他不會用大軍艦,而是用登陸艇之類的輸具,對於他的速度、穿透力,40高砲是有效的武器,射擊速度雖然對空中噴射的飛機無效,但是對海面的船團、登陸艇,效果非常好。所以希望大家要試驗、研究將來40砲就可用於第一線海防上,以增強第一線海防火力。這種訓練簡單,成本也低,大家都有這個能力。」

基本資訊

  • 地點-縣市區
    連江縣
  •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 地點-緯度
    26.3656992
  • 地點-經度
    120.4904831
  • 時間起
    1993/06/06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