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英商德紀洋行

清末,1858年(咸豐8年)「天津條約」簽訂之後,臺灣被迫開放雞籠(基隆)、淡水、安平及打狗(高雄)四口通商,西洋列強出資設立的貿易公司,就是今日眾所周知的「洋行」,位於臺南安平的英商德記洋行為其中之一。

臺南安平號稱有五大洋行,分別是:德記、怡記、和記、東興與唻記,分屬不同國家所有,目前僅剩德記洋行和東興洋行保存完整。德記洋行當年的主要業務為出口糖、樟腦與茶業,並輸入鴉片,在繁榮時期是重要的商業據點。

德記洋行的歷史與臺灣的發展緊緊相扣,有重要的歷史意義。洋行的業務在日治時期產生很大的變化,由於日本實行專賣制度,將樟腦、鴉片收回專賣,糖業也漸由日商把持,再加上安平港逐漸淤積,安平五洋行紛紛結束營業;其中德記洋行於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結束安平據點業務,同年英國也裁撤了駐安平的領事館;隔年,原本德記洋行的建築便改為「大日本鹽業會社營業所」。

二次大戰後,德記洋行成為臺南鹽場的辦公處,後來也曾作為鹽場宿舍。民國六十八年(1979年)時被臺南市政府收回整修,在奇美實業贊助下,於兩年後改成「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對大眾開放,目前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臺南市安平區古堡街108號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003496
  • 所在地-經度
    120.159773
  • 是否開放
  • 開放時間說明
    臺南市民免費
  • 電話
    06-3913901
  • 資料來源
    左美雲,《臺南博物館》,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7。
  • 時間分期
    1867年 德記洋行興建/1911年 大日本鹽業會社營業所/1981年 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2001 年 整修後重新開放
  • 撰寫者
    左美雲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3.003496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159773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臺南市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安平區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古堡街108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