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斗六水道

雲林溪源自古坑東和,流經斗六市區,於大北勢匯入虎尾溪,雖非壯闊大川,卻是見證歷史的城市之河,歷史上也可見許多與雲林溪相關的史料與記憶,不失為觀察斗六地區發展的側記。

本文摘自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土木局,《臺灣水道誌》(台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土木局,1918),頁167-169。內容詳細講述斗六水道的興建嚴沿革、設計構造,以及工事花費等。

文中記錄興建斗六水道的原因,由於產業日漸興起、交通便捷、戶口增加,使得飲用水需求大增。原先多仰賴居民鑿井,實則效果不彰,不僅距離住家遙遠,每逢冬季旱季更無水可用。曾有嘗試掘開斗六溪(今雲林溪)河床取水,但僅有濁水,無法做為民生用途。於是政府以公共衛生費支出四萬五千圓,作為水道建設計畫,自1912年始建,1915年正式竣工。


基本資訊

  • 取得方式
    翻拍自《臺灣水道誌》(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土木局,1918),頁167-169。
  • 撰寫者
    黃莉婷、林品中
  • 創作者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土木局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18/11/19
  • 媒體類型
    圖稿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