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芳苑鄉洪先生(69年次),務農到現在(108年)五年,總共有種植三甲多,主要作物水稻及花生。原本居住彰化鄉下,也不知道要做什麼,覺得做農業至少是做多少得到多少,上班是固定薪水,實際務農五年後,發現農業冒著頗大風險,也是很難生存。
洪先生在務農經歷算很年輕的,老人家都是靠經驗,沒在用數據跟科學的方式,不是說自己很厲害,但我們去念書過後會知道原因,但他們每一年都用同樣的方式,種40-50年種出來還是不好,但我們種沒多久,就可以種的比他們好,主要是知道怎麼去改善。
二林社區大學上課,也知道藥怎麼用,這樣就不用聽農藥行的,能夠節省成本,不用一次噴好幾支藥。老人家他們如果要噴藥,都直接說我種花生,種了幾天,農藥行就直接配藥,一次去可能花了兩三千塊,但如果自己知道這個階段是什麼病,就可以買需要的就好,結果也沒有比較差。沒去二林社大學,就會照老人家的方式做,有時候看他們都白花那些錢,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施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