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茶葉化學入門

在談到茶的化學時,我們的第一個疑問便是茶裡究竟有那些成分?這些成分從那裡來?以及這些成分究竟有些什麼作用?研究茶葉化學或生化學的目的,除了解答這些疑問滿足我們的好奇心之外,另一個目的就是幫助我們好好地利用這項資源。
茶樹的嫩葉經過殺菁、揉捻、乾燥等步驟,依不同發酵程度不同可分為不發酵茶、部分發酵茶及全發酵茶三種。早期有關茶葉化學的研究著重在茶的成分的分離與鑑定,在這方面較為著名的發現有:(1)1827年,Oudry氏在茶葉裡發現茶素(theine),後來證實茶素就是咖啡因;(2)1838年,Mulder氏在茶葉裡發現單寧成分,這是多元酚類成分研究的開始;(3)1916年,Deussic氏在阿薩姆種的紅茶裡發現水楊酸甲酯和甲醇兩種成分,這是茶葉香氣成分研究的開始。近年來,由於科學儀器分析技術的日新月異,我們所能分析鑑定的化學成分的數目與日俱增,而茶的化學研究早已不僅限於成分的分離,鑑定和定量,更包括了生化學和生理學的研究。此書為作者綜觀近二十年來有關茶葉化學或生化學的研究報告。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王于姍
  • 創作者
    甘子能
  • 時間資訊
    登入日期
    2019/11/1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