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猴硐瑞三本鑛坑道鐘乳石

猴硐瑞三本鑛坑道鐘乳石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猴硐瑞三本鑛坑道鐘乳石

鐘乳石是石灰岩地區之洞穴內,經特定地質條件形成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石簾等不同形態碳酸鈣沉澱物的總稱。 當含有二氧化碳的地下水滲入石灰岩隙縫時,會溶解其中的碳酸鈣。 水溶液從洞頂上滴下來時,由於水分蒸發、二氧化碳的逸出,水中碳酸鈣會再次沉澱固化。 因其係從上而下逐漸增長而成,狀如鐘乳,故通稱為「鐘乳石」。

這個鐘乳石出現於侯硐柴寮路瑞三本坑坑道內,這個礦坑是地底下的人工岩洞,本坑煤礦開挖於昭和15年(1940),在距離本礦坑坑口150公尺有一些滴水的地方,滴水處會有大小水滴狀的鐘乳石,分布範圍大概30公尺左右。這個鐘乳石長度約5公分至15公分左右,不算是大的鐘乳石。因為要形成一根小小的鐘乳石最少也得數十年才會滴形成狀,在坑道裡,這個有鐘乳石生長的地方就帶代表著此處的岩層至少數十年間未曾崩落或剝離過,也代表在坑道裡有鐘乳石的地方就是安全的地方。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生物、生態與環境
建檔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所在地-地址
新北市瑞芳區猴硐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5.0869527
所在地-經度
121.8274974
是否開放
撰寫者
周朝南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