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澳底仁安廟

仁安廟的興建與三山國王神明的來源有關,據仁安廟廟史所載,最初是民國44年(1955)村童謝義雄、吳萬忠、林德信、劉萬國等嬉戲捏塑一尊神像,「戲稱為神,加以膜拜」,不意竟有靈驗,經村人周傳富削竹擲筊後立祠拜祭。當時村人以「澳埔王公」稱之,香火日盛,尤以賜爐丹、草枝神藥療治幼童疾病最為靈驗。後來「澳埔王公」被視為淫祀迷信取締,於是澳底派出所所長搗毀神像數次,均由周傳富修復、重塑。而所長卻得怪病無法治癒,經村民告知為澳埔王公懲罰,要所長勿再搗毀神像,所長信之,逐未再搗毀王公廟,病體竟然康復,村民傳頌之。於是另塑兩尊神像,三尊一體拜祭,小祠也多次修建,於民國46年(1957)漸形成廟宇雛形。

至於三尊「澳埔王公」如何演變成「三山國王」,則有多種說法,一說是託夢指示,另一說是民國48年(1959)經一信眾指認,其他信眾同意後「正名」。依據仁安廟廟史所記,則是該廟主事者周傳富在塑成三尊神像金身後,一日由海邊巷內山眺望,乎有感應「三座山歷歷在目」,遂稱此三座神像為「三山國王」。而後民國四十八年正式建廟,加裝金身之際,工匠一見驚嘆「此豈非三山國王呼?」前後兩次感應相契合,因此確定了「三山國王」的信仰。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新北市貢寮區新港街26巷53之1號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5.0548894
  • 所在地-經度
    121.9261781
  • 是否開放
  • 撰寫者
    吳杉榮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5.0548894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1.9261781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新北市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貢寮區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新港街26巷53之1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