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民國40-50年代卯澳漁村從船倉取魚上岸裝魚的竹器(籠仔)

籠仔是裝船倉舀起魚的竹容器,籠仔口徑42公分,底徑32公分,高28公分,其編製用帶皮竹片,將竹片剖成0.3公分寬細竹片來用。

為了使籠仔可以累次使用,所以用竹子的皮層來編製,其皮層耐磨有韌性。籠仔的編法在竹片與竹片間要留有空隙,方便海水流出,而從船倉舀起一定有很多水,此時空隙就能讓水很快排出。籠口為了承受裝魚後的重量,使用較粗的竹片來加強。

賣魚的作業方式為漁船靠岸後,漁產加工業者上船看魚貨以及標價,價錢高者得標,得標後各加工業者用自家的籠仔來裝魚,經秤重後雇工挑回加工漁寮。將魚貨倒入大滷魚桶,空籠仔放一邊,等天亮到邊或海邊洗淨曬乾之後疊收起來。

籠仔是卯澳漁寮必備的容器,用壞就丟掉或劈開用來升火,若數量不夠,再向吉林村、龍崗村農家採購。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潘王村
  • 創作者
    不詳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50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