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遊艇製造業源起於1960年代美軍駐臺顧問團,美軍人員提供設計圖,臺灣廠商按圖施工做小型木製帆船,再發展到動力遊艇製造。臺灣人憑藉著優秀的裝潢和組裝技術,1970年代的高雄成了遊艇製造的重鎮,遊艇廠主要分佈於高雄臨海工業區、旗津與高雄港區。到了1980年代,臺灣獲得了「遊艇王國」的美名,但1990年代,因匯率遽升,臺灣工資上漲,加上業者惡性削價競爭,遊艇製造業走入衰退期。為求生存,遊艇業者積極轉型並尋求出路,憑藉精湛的工藝技術、專業客製化服務,從製造低價遊艇轉為高單價豪華遊艇商品,並積極開拓美國以外的市場,終於在2000年後,再次將臺灣的遊艇製造推向國際。
據2018年統計,臺灣僅次於義大利、荷蘭及土耳其,為全球第4大遊艇製造國。而高雄更擁有臺灣一半以上的遊艇製造商,高雄港也是9成新造遊艇的輸出港,如聞名世界的嘉鴻遊艇廠、高鼎遊艇廠皆位於旗津。
據2018年統計,臺灣僅次於義大利、荷蘭及土耳其,為全球第4大遊艇製造國。而高雄更擁有臺灣一半以上的遊艇製造商,高雄港也是9成新造遊艇的輸出港,如聞名世界的嘉鴻遊艇廠、高鼎遊艇廠皆位於旗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