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東市場內攤販慢慢撤出 攤商將尋找新的生意場所

2017年,雲林山線社大、斗六太平大街協會、雲科大文資系、全國社大促進會台灣藝術協會及民意代表等團體,共同籌組「雲林溪文化聚落聯盟」,以眾人之力,帶領聯盟成員、社大師生與社區民眾關心、監督與推廣雲林溪水環境治理與生態人文教育等事宜。


雲林溪周邊的東市場,是斗六市歷史第二悠久的的老市場,並在國民政府初期,透過美援經費改建成為全台灣第一座現代化示範市場,市場格局方正,著重於通風與整潔,雖不像周邊建築具日治時期特色,但在現代化的的同時也透過太子樓、遮雨的RC折板造型呼應了女兒牆造型,其建築和歷史背景都是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保存學系、地方團體及攤商認為具有文化資產保存價值的老市場,也因此市府過於倉促、粗糙的施工引起了相當程度的反彈。


市場不僅是在地居民生活重要的一環,更是地方生活的博物館,反映了一地的飲食及常民文化。山線社區大學與雲科大文資系、雲林溪文化聚落聯盟、斗六市太平大街發展協會及東市百味團隊等夥伴,跟著建築師實地走讀斗六東市場,仔細觀看其建築特色與目前施工情況,更透過幾位攤商的訪談,了解東市場的發展過程、特色,以及攤商對於市府拆除東市場的看法,希望透過公民參與的力量,讓這座位處於雲林溪流域內的老市場,能夠繼續存在斗六老街區之中。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莉婷、李柏翰
  • 創作者
    雲林溪文化聚落聯盟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9/08/15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