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雲林溪旁苦楝樹 見證雲林溪大小變化

2017年,雲林山線社大、斗六太平大街協會、雲科大文資系、全國社大促進會台灣藝術協會及民意代表等團體,共同籌組「雲林溪文化聚落聯盟」,以眾人之力,帶領聯盟成員、社大師生與社區民眾關心、監督與推廣雲林溪水環境治理與生態人文教育等事宜。


雲林山線社大與社團法人雲林縣田野文化協會、雲林縣斗六市太平大街發展協會等在地組織共組了雲林溪文化聚落聯盟,關注雲林溪相關議題,並定期現勘雲林溪不同區段的情況。位於上游段接近雲科農場的雲林溪,相較於施工段留有更多植被,並可看到生態與既有工程建設共生的景象,讓過度水泥化的工程增添幾許綠意。由此也讓現勘的社大及聯盟夥伴反思,河川整治是否只是生態和工程的二元對立,或是我們可透過生態工法、環境教育等多元方式,讓生態與安全並行,營造知水、親水的居住環境。


而工程之外,溪畔垃圾棄置問題也屢見不鮮,這也是雲林山線社大長期透過社區教育力量推動環境教育所努力的方向,雲林溪的工程會結束,但環境生態的維護卻是持續的課題。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莉婷、李柏翰
  • 創作者
    雲林溪文化聚落聯盟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9/08/31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