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五幅金剛杵

1.第七世章嘉呼圖克圖隨身護身符及修持法器。 2.咒輪壇城護身符外部布面綴有綠松石,藏傳佛教認為綠松石具有特殊之能量,有護身作用。 3.普巴杵分為2種,特別之普巴杵通常供奉於佛龕內,一般性之普巴杵是出家眾帶在身上,作為隨身修行的法器工具,或作為信眾前來要求保佑加持、誦經唸咒消災祈福之工具。 4.金剛杵與鈴經常在法會上同時使用,是誦經修法時會使用的法器。 5.金剛,不可破、無堅不摧,象徵堅固鋒利之智,可以斷除煩惱、降服惡魔。金剛杵原為古代印度的兵器,佛教用為法器。造型有獨股、三股、五股等,五股者較為常見,象徵五佛五智。也有兩杵垂直交叉者,稱為金剛交杵,常見於壇城的外圍四角。 護身符可分為攜帶式小佛龕(藏語稱為噶烏)、手繪或印製曼陀羅圖,摺成方形或圓形藏紙之布包、天珠、綠松石等物品寶石,經由高僧上師念經加持後,將送給信眾弟子隨身攜帶作為護身之用。其中天珠及綠松石,藏人相信有天生保護的能量,因此為普遍能看見藏人喜愛配戴為裝飾也有護身符的作用。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蒙藏文化館館藏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蒙藏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