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宗喀巴大師法裙流蘇

跟宗喀巴大師法裙流蘇有關的相片,共3張
跟宗喀巴大師法裙流蘇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宗喀巴大師法裙流蘇有關的相片,第2張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宗喀巴大師法裙流蘇

1.宗喀巴(西元1357-1419年)法名洛桑扎巴,生於中國青海湟中,今塔爾寺所在地,藏語稱湟中一帶為宗喀,故尊稱為宗喀巴。宗喀巴大師是藏傳佛教四大教派格魯派的創立者,恪守戒律。(宗喀巴大師曾言,印度佛教有四大宗派,代表佛教在印度很興盛,爰大師認為如果西藏也能有四大教派,代表佛教在西藏也很興盛。)宗喀巴大師的重要弟子有達爾麻仁欽、根敦珠巴、凱珠、釋迦智等,其中根敦珠巴和凱珠二人得傳宗喀巴大法,分別開展成為達賴喇嘛、班禪喇嘛的傳承系統。根據宗喀巴大師傳記載,大師快圓寂時,曾掉一顆牙齒,送給弟子克主仁波切。 宗喀巴大師,師從在西藏盛行的各種藏傳佛教傳統的眾多上師,包括寧瑪派、薩迦派、覺囊派、噶舉派和噶當派。 宗喀巴大師的著作共有十八卷,包含數百個涉及佛教教義各個方面的標題,並闡示顯宗和金剛乘教義中一些最困難的意義。 2.格魯派又稱黃帽派、黃教,乃因其所戴之法帽為黃色,係以樹皮黃色汁液為染料,法帽於染色後呈現黃色,宗喀巴大師認為黃色甚具吉祥之意義,相信格魯派可發展興盛。 3.藏傳佛教出家眾披戴在最外層之上衣,稱之為袈裟,其布料係西藏羊毛製成,並以樹皮汁液染色。藏傳佛教各教派出家眾之穿著,僅法帽顏色有差別,袈裟(黃色)及法裙(紅色)尚無區別。 4.宗喀巴大師的法衣布片並非由大師贈予信眾,而係被贈予者再分贈予祈求索取之信眾。在文化大革命之前,西藏布達拉宮與甘丹寺(宗喀巴大師母寺)皆保存有大師整套聖衣,但文革時已被破壞殆盡,因此目前所見皆為昔日分贈予信眾的小布片。 5.為何章嘉大師收藏高僧法衣聖物皆為小布片,係因信眾皆祈求供奉高僧的聖物,因此法帽、袈裟、法裙等聖物經一次次被各地信眾索取、分贈、流傳,最終變成非常小的布片被信眾供奉。 6.依據藏傳佛教之作法,大小佛像或佛塔等之內部經常裝藏供奉許多聖物,如佛、菩薩、高僧等的舍利、聖衣、頭髮、法器等。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主題分類其他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作者
作者: 蒙藏文化館館藏
日期
年代: 14-15世紀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蒙藏文化中心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