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底峽尊者(西元982-1054年)生於東孟加拉,噶當派始祖,是對西藏後弘期佛教貢獻最大的印度高僧。44歲(1025年)自蘇門答臘金洲法師學習佛法後,返回印度超戒寺(Vikramasila)擔任住持,成為印度相當知名的大學者(當時印度最大佛學院的高僧)。58歲受西藏古格王朝智光王(藏文音譯:意希沃)請託,決心入藏傳戒及傳授佛法,1055年在西藏聶塘圓寂。 阿底峽尊者是西藏歷史,末代國王篤信西藏原始本教,進行全西藏滅佛活動,破害寺廟僧眾之後,在西藏恢復僧侶戒律重新傳授者之一,另一戒律傳承是傳到西康地區。因此,在西藏開始過力佛寺僧侶修行弘揚時期稱為後弘期。 2.本遺物聖衣小布片的來源,是高僧親自贈予完整僧衣的寺院或弟子,在受贈僧衣後,因重要弟子們請求給予一些高僧的加持物,故將部分聖衣等物件的小布片分給弟子們,作為供奉祈禱修行的聖物。日後再應信眾之請求再將聖衣小布片分贈,以致布片愈分愈小。"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