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和10月雲山線社大與在地居民因雲林溪而聚,從河川整治談到歷史演變。社大自2011年起,每學期透過為期一週的「雲沙龍」系列公民講座,以定期、系統性的活動設計,讓溪流走入雲林人的生活中,使人們不再對河川感到漠然,鼓勵民眾關心公共事務、社區與地方文化。
講座中,老師帶領課程學員從國外的水看回台灣的水,從台北的水看到南部的水,大家是如何與水共存,進而認識家鄉河流,並如何將有趣的在地故事進行結合並行銷。
並邀請林內國小老師一同參與,講師也介紹其他運用水資源的部份,進行社區本位教學及特色鄉土教學,將不同的資源引入讓校方老師與社大學員吸收更多,也讓更多學員了解林內鄉的特色資源,如農田水利文物陳列館、百年的平原濁水發電廠、供應雲林東部的斗六大圳及濁水幹線等等。
未來,期盼參與課程學員,能夠學習「用腳─守護百川;用眼─守護河川;用新知─PPGIS(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河川調查公民培力」,持續關懷我們身邊的河川、流域與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