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豐田神社參道與遺構(碧蓮寺之週邊設施)

豐田神社即現今豐田碧蓮寺。豐田村為臺灣總督府於花蓮地區所設立的第二座官營移民村,明治43年(1910)日本人選定豐田原野開村,隔年設立豐田「移民指導所」,大正元年為移民村建設準備就遇上大颱風,又材料、人力不足,建設進度落後,直至大正2年(1913)招募日本移民179戶,866人入墾豐田,正式成立「豐田村」。分為「大平」、「山下」、「森本」及「中里」聚落,山下聚落位於今臺九線公路的西側,中里則為豐田村中心,包括移民指導所、診療所、小學校、派出所,目前仍有部分遺跡。當時為日本移民的宗教需要,豐田神社於大正4年(1915)6月5日鎮座,社格為無格社,祭神為開拓三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例祭日最初為6月5日,但因正值農忙,又天氣酷熱恐有衛生疑慮,大正11年(1922)始改為10月25日。戰後居民將豐田神社改為碧蓮寺,改奉祀釋迦牟尼佛,成為豐田三村的信仰中心。原沿用豐田神社建築,後毀於民國47年的溫妮颱風。目前仍保留鳥居、石燈籠、柏犬及參拜道,第18任臺灣總督長谷川清之「開村三十周年記念碑」、水井等日治時期古蹟。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花蓮縣壽豐鄉豐裡村民權街與中山路交叉口及民權街與豐正路交叉口。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84505
  • 所在地-經度
    121.5021
  • 是否開放
  • 資料來源
    中華民國98 年8月13日府文資字第0980134582A號
  • 撰寫者
    鄭景元、郭妍君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