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津漁港北汕巷路底,往陽明海洋探索館的路上,有個廢棄的漁獲烹煮工廠,從遺跡上來看,曾有三口耐火磚灶,灶上面有煙囪,以傳統的方式生火烹煮漁獲。旁邊堆置一些大陶甕,研判是用來醃製食物。
旗津因漁獲豐富,當地業者除了將撈起的海鮮,或冷凍販售給餐廳、民眾外,也將漁獲烹煮加工成熟食,像是魚乾或醃製品,方便保存,延長販售食用時間。漁獲烹煮規模不一,有工廠形式,也有個人家庭式,多半聚集在漁港或市場附近,如旗津觀光市場後面,原有位婆婆就用簡單幾口灶,又稱為「魚灶」,她專門收購漁民捕獲的丁香和赤尾青等小魚蝦,先以滾水汆燙,再鋪灑在地面曬乾後販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