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噶瑪蘭伐木工悲歌(選自《第五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本文出自《第五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為民間故事組佳作。 故事描寫清代的「林泳春事件」,伐木工頭林泳春於1822年(道光2年)以劄寮為根據地起事,攻打青潭、大坪林等地,次年3月包圍頭圍(今頭城)城署衙門(官廳)。10月,由水師提督許松年,會合噶瑪蘭廳守備胡祖福、通判呂志恆在礁溪將其擒獲。 主角林泳春早年經營雜貨鋪,因妻難產離世無心開店,轉而上山伐木竟成為伐木工人意見領袖。清朝的貪官道臺葉世倬及其差役杜長春兩人欺下瞞上,剝削噶瑪蘭伐木工而致富。林泳春發現實情糾舉並爭取工人的福利,反而引致貪官汙吏進一步欺逼。決意起身反抗的林泳春,返回山中據點的途中,巧遇揭發貪污反遭迫害裝麻袋丟大海、被神龜解救的師爺林聰明。兩人自此齊心領導所有受壓迫的伐木工人結盟罷工,並進一步對抗前來討伐鎮壓的軍隊。但官民對抗,終究力量懸殊,最終林聰明受林泳春託付,帶其遺孤與老母前往艋舺。 作者從有限的清嘉慶、道光伐木史料「刁匠抗辦軍工」,看見林泳春的悲劇英雄形象,試圖以本篇創作為噶瑪蘭平原上不畏強權的強悍民風與堅毅殷實的民情尋得源頭。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憲作;郭湘綺
  • 創作者
    李明足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2/10/01
  • ISBN
    978-986-03-3956-7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194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