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龜山島傳奇(選自《杜鵑遺落的文卷》)

本作出自蘇麗春《杜鵑遺落的文卷》,以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的結局發想,寶玉與黛玉在龜山島相遇的奇幻故事。 文章敘述者於2007(丁亥)年秋天遊龜山島,登四O一高地發現一刻有「歸山島」三字的巨石,心生疑惑,夜宿當晚做了一個夢,夢境內容竟將龜山島的命名由來與文學名著《紅樓夢》兩相連結,驚醒之後不敢獨享,故記下供後世流傳。紅樓夢的結局是林黛玉含恨歸天,法號「了塵」的賈寶玉則一襲袈裟行走天涯,暗中尋找下落不明的五彩石。走遍各省仍毫無所獲,某日乘船來到海外,被颱風吹到一座小島上,登頂俯望全島,見此島狀如一龜,龜首、龜尾輪廓分明,龜尾卵石密布宛如龜卵,隨浪擺動,寶玉不禁讚嘆天地造物之神奇。適逢村中廟慶,寶玉隨眾人至一廟,即「拱蘭宮」。向媽祖求得一籤,看了籤詩的他輕快隨行至湖邊,閉目養神之際,神遊到一處仙鄉,發現黛玉就在門前等他,告訴他原來這座島就是當年遺落的彩石,龜首磺煙正是彩石熱氣消散的現象,並非人言由火山堆積形成。黛玉更化為島上毛柿,庇佑眾民。後因此島為寶玉歸仙山之島,遂取名為「歸山島」,後世以訛傳訛,此島形狀似烏龜,故名「龜山島」。

基本資訊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龜山島
  • 撰寫者
    黃憲作;王怡云
  • 創作者
    蘇麗春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8/04/01
  • ISBN
    978-986-01-3860-3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194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