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平溪煤礦坑口礦車吃車油

這張照片是周朝南先生於民國97年(2008)在新平溪煤礦坑坑口所拍攝。照片中這一排礦車就是煤礦坑運般的主要運輸工具。煤礦車大致可分為木製礦車及鐵製礦車。無論木製或是鐵製,他們的車輪每天平均要多次地將潤滑油(當時為黑牛油)來回刷在車輸與承軸之間(礦工用語叫做吃車油)。通常在早上,礦車要進礦坑内之前都必需要先將礦車車輪潤滑足夠(吃車油),煤礦車每經過一次都要上油一次,這樣,礦車才能夠順暢並省力地不斷推動前進。

早期煤礦坑(吃車油)的工作大多由女礦工或童工擔任。民國40年代(1950年代)的時候,(吃車油童工)每天工資3.5至5元新台幣不等。直到民國50年代(1960年代)才調升每天工資7.5元至10元左右,現在很多老礦工小時候都曾擔任過吃車油的童礦工,等到可以進入礦坑的年齡,才進坑當坑内礦工。

照片中正在幫礦車吃車油的礦工是李秋海先生,他小時候就曾擔任過吃車油的童工。如今,5、60年過去,再次從事幫礦車吃車油的工作,這對他來說是非常熟悉而且重視的工作。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周朝南
  • 創作者
    周朝南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08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