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紫蘭這本童詩集是很有巧思,全書都以一個孩子用「我」的視角,寫出一篇篇趣味十足的童詩。本詩集作者將「我」拆成三個部分:輯一的「幼年」、輯二的「兒童」及輯三的「少年」,正如看著一個生命的成長,也能呼應作者說的「最深刻的東西,莫過『生命』本身/因此我知道,我今生最好的『作品』/將是這個小孩,而不是其他外在的東西」。 這本童詩集,以孩童的視角看世界,童言童語,小巧可愛,例如作者如此寫〈蟬〉:「森林裡住著一個小孩/每天忙著學說話/ㄗㄗㄗㄗ/每天忙著學鋸木/ㄍㄧㄍㄧㄍㄧㄍㄧ」,好像孩童對世界的認識,充滿想像而不脫離真實。但這本童詩集,同時又包含了如黑色幽默的元素,令人讀後不停反思其中的意境,如〈奶奶〉中的這兩節詩劇「奶奶說/還是好寂寞呀/小孩都上學/爸媽又上班//奶奶別擔心/等我長大賺錢/也替您報名去上學/交很多小朋友/好不好」,這樣子的童言童語,反而更讓人難過,也可見張紫蘭的童詩是最真實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