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04-2學期公共參與週學習系列講座:「關懷我們的母親之河─濁水溪」 照片紀錄

每年5月和10月雲山線社大與在地居民因雲林溪而聚,從河川整治談到歷史演變。社大自2011年起,每學期透過為期一週的「雲沙龍」系列公民講座,以定期、系統性的活動設計,讓溪流走入雲林人的生活中,使人們不再對河川感到漠然,鼓勵民眾關心公共事務、社區與地方文化。


台灣的母親之河─「濁水溪」,從米倉、糖倉、孕育諸多知識份子的搖籃,更是選舉時眾人覬覦的關鍵票倉,近年來更因工業與農業搶水,河川的水資源分配問題已成重要課題。

本場論壇邀請張素玢教授,她以歷史學者的身份,20年來以田野調查、文獻整理為基礎,投入濁水溪文史的調查,並於2014年出版了《濁水溪三百年》,這是一部關於河川生命史的書,記錄濁水溪從開發、質變到生態嚴重受創的曲折過程。讓我們看到一條泱泱大河以及兩岸豐饒大地和素樸子民,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輪迴展演的生命滄桑。

期盼社大師生能從講座之中,透過講者及與談者分享關於水資源的現況、情勢與規劃方式等,找到大家所關心、推動的在地議題,成為關懷我們這塊土地的種子,希望能藉此促使社大師生與社區民眾,影響、關心雲林水資源議題。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莉婷、李柏翰
  • 創作者
    雲林縣山線社區大學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5/10/29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