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傳統苧麻衣

該件為以苧麻所織成的無袖對襟方衣,製作年代不詳,原為紅葉部落陳林宗義所收藏,後由花蓮縣萬榮鄉原住民族文物館所收購典藏。由於苧麻的纖維細長、堅韌,是織作布料的理想材料,所以早期太魯閣人多於住家四周栽種苧麻,並用家裡燃燒柴火的灰燼及垃圾加以施肥,以其纖維更加粗、長,作為女性織布主要原料。苧麻是太魯閣族人製作服飾及背袋、被褥等生活用品的主要原料,苧麻須先經過:割麻、剝麻、剮麻取得纖維,再以漂洗、曬乾、捻紗、捲紗、紡紗,以及煮線等繁複的步驟,去除麻線上的污垢、雜質、色素﹐使其潔白,才能成為織布所需的麻線。以苧麻製作的布料耐用、吸溼且易散熱,純白的麻布和白、褐相間的平行條紋麻布,常用於製作日常工作服,色澤鮮艷的花布則用於製作盛裝上衣、被單等。

基本資訊

  • 取得對象
    陳林宗義
  • 取得方式
    購買
  • 別名
    lukus nuqih(太魯閣語)
  • 撰寫者
    何仁佑
  • 創作者
    不詳
  • 時間資訊
    入庫日期
    2008/1
  • 媒體類型
    照片
  • 尺寸
    衣長74cm;胸寬52cm
  • 材質
    苧麻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