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河頌

〈大河頌〉這項作品以抽象之根莖和果實兩段成形,其下象徵節節成長之萬物,其上則呈現豐碩累累之果實。其欣欣向榮之狀,座立於木瓜溪畔,呼應大河孕育萬物生機,並傳達天人共存的真理。此作品因應1999花蓮縣景觀大道設置計畫而建置,現由交通部觀光局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典藏,存放於鯉魚潭石雕公園。〈大河頌〉的作者柳順天出生於屏東縣,後來移居花蓮。初抵花蓮,當時大理石雕刻工藝非常蓬勃,平面浮雕機會也很多,線雕大理石片或浮雕都以外銷日本為主,為謀求生活,他在這段在大理石工藝加工的時間,大約經歷5年,鍛鍊基礎雕刻技能與生產大理石工藝。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心妤、龍衎
  • 創作者
    柳順天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