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赤楊(iboh)林

赤楊(iboh)林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0

赤楊木(ibuh)容易生長,數年即成林,且其根瘤具有使土壤肥沃的作用,因此泰雅族常在休耕的田地上種植赤楊木(ibuh)以使貧脊的土壤重成沃土。   1970年代,德卡倫部落流行在林班地種植段木香菇,常在森林內以段木栽種菇菌。因森林係屬國有,且其位置離部落甚遠,搬運物資與烘烤香菇不易,部落族人即不再往森林種植香菇,而改種植在部落周邊。但部落周邊少有適合樹植香菇的樹種,部落民即以楓樹(gayung)及赤楊木(ibuh)作為種植香菇的樹種,約種植5至10年即可砍伐利用。   一般菇農會在自己的土地上種植赤楊木以備香菇種植,有些則向種植赤楊木的林農購買段木。通常購買時,價錢談妥後,由購買者自行雇工砍伐。目前在德卡倫部落,我們可以在Sbahu山、Quri Takan山及Ho’aw山植有楓樹林與赤楊木林,有的即種植在平地旱田中。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所在地-地址
宜蘭縣南澳鄉澳花村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4.3456081
所在地-經度
121.7081454
是否開放
撰寫者
哈勇.諾幹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