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諾斯(kinus)社的遷徙過程較為複雜,因為社中族人人口相對就比較少,再加上經歷遷徙的過程,有其他的小社都與其合併在一起,所以奎諾斯(kinus)社的族群也非單一的泰雅族,而是有一些來自太魯閣族、還有tosa或稱tosay的賽德克族等。儘管如此,不同族群仍然能夠和平共處。 奎諾斯(kinus)社源自於台中,經過了三次的遷徙才遷至現今的金洋村。一開始的社名在文獻上為「金挪斯社」(亦即「奎諾斯社」)。因原居地瘧疾盛行,所以部落族人決定要另尋土地建立部落。沿著南澳南溪往南一點的台地上,建立新奎諾斯(kinus)社或稱「旃壇社」;後來又被洪水所毀,最後於1960年遷入現今的金洋村。遷徙的過程中,曾經最遠到達秀林鄉的漢本地區,後來因為不習慣靠海的環境,許多人又回到距離原址約兩公里,即金洋村現址,另外建社稱為「仲岳」,隸屬於武塔村。 一開始聚落人口數並不多,但是主要的居住地都是靠近河水以便於飲用。當時的房屋建材也都是就地取材,搭建的是茅草屋。另外,因為種田的緣故,大多家庭都會養水牛以便於耕作,若是再更富裕的家庭就會養整群的牲畜。 後來,1962(民國四十八年)開始,從舊(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