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湖山國小秉持維護保存手工藍染工法的信念,推行「湖山染工坊」藍染課程,致力於手工藍染保存。藍染的染布方式又分為夾染、綁染、縫染及型染。
縫染需要先用水消筆設計定位,畫上平針縫的線,縫上平針(平針每針的距離為一定的規格,例如:0.2、0.3、0.5公分不等,縫上等距離的針距,使縫好的線為一直線),縫好後拉緊防染,再染色。縫染技法染布操作過程是:(1)將完成逢染的染布充分浸濕再擰乾。(2)入染缸染,充分的浸在染液之中,約五分鐘起缸氧化,重複入缸、氧化的步驟,直到理想的藍色色度為止。(3)完成染製後將線去除,攤開染布充分氧化。(4)氧化完成後入水漂洗,直到不掉色為止。(5)晾乾完成作品。湖山國小顏世廷老師說,透過縫染做出縫染的效果,先將線稿描於染布上,用棉線沿稿圖線一上一下縫,把要防染的圖形縫好後用力將線拉緊,可表現出線與面的多種風情;縫製方法的不同以及棉線的走向,都會影響呈現效果,偶爾意外的不可控因素,反而會有預想不到的紋樣出現。
湖山國小多元的藍染技法,保存了縫染文化及美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