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湖山國小藍靛製作之採藍

湖山國小從2003年開始在校園內種植大菁,並開始發展藍染課程,藍染的製程複雜,故需召集學校師生、家長共同完成。

藍染從原料的製程到完成,需經歷採藍、浸藍、打藍、取藍、打藍、取藍、建藍、養藍、染藍共七步驟,照片為第一步驟,採藍。

採藍的過程是:(1)每年教師節 兒童節 也就是四、五月及九、十月時採藍。(2)採藍時摘取大菁心芽往下算起的二、三節長度最適宜,其餘莖可採下阡插用。湖山國小草山藍染達人顏世廷主任說了一段非常勵志的話:「我們身處草山的學校,要打造一個屬於草山的『藍海』策略,而『大菁藍染』就是最具代表性的策略之一!」。大菁利用莖扦插及種子繁殖,種子是跳遠高手,可彈跳300 公分遠。藍靛製作要先採菁:趁著大清早葉面沾滿露水之際,將大菁的葉子採收回來,清洗乾淨並加以挑選。

湖山國小藍染發展至今已非常成熟,大菁長得好時每年還可以收成兩次。採藍需募集大量的人力,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採集、清洗、挑選。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鄭弼偉
  • 所屬族群
    閩南
  • 主辦單位
    台北市湖山國小
  • 辦理週期
    每年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