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蓪草花藝與粿印的故事

本次為「2019佛大文化轉譯推廣活動」工藝童玩組加值活動之一,計畫主題為「蓪草花藝與粿印的故事」,內容為探索鄂王社區博物館的藝術文化,於108年5月1日(星期三) 08:30-14:00,在宜蘭市舊城西路66號的楊士芳紀念園區二樓舉行。參加對象為佛大師生與對民俗工藝有興趣者,參加人數為25人,活動流程分為:1. 傳統工藝的轉譯與創意;2.拜訪蔡榮興與粿印鑰匙圈實作;3. 蓪草花藝DIY實作;4. 東嶽廟公仔彩繪等四個項目。 蔡榮興師傅家傳木雕技藝,堅持手工雕鑿作品,如粿印、小八腳眠床、海綿寶寶等,雕工深淺有致,紋路細膩,其所製作的迷你餅模鑰匙圈,精緻又可愛,我們第一站便在宜市東後街94號蔡榮興雕刻社,參訪蔡師傅的雕刻。 花玉號蓪草花藝師李麗華,乃蓪草花藝黃德河大師的媳婦,舉凡玫瑰、薔薇菊花、山茶花、荷花及櫻花等作品,幾可亂真,造詣非凡。此次她到鄂王社區傳授牽牛花的製作,學員跟著作,竟也栩栩如生,令學員們驚豔,相約下次再來學習茶花。 下午由陳麗蓮老師帶領大家參加東嶽廟七爺八爺公仔彩繪,使本次轉譯活動內容更加精彩,學員們均表示歡欣喜悅,皆稱收穫豐碩。

基本資訊

  • 地點-地址
    宜蘭市舊城西路66號楊士芳紀念園區二樓
  • 地點-縣市區
    宜蘭縣
  • 撰寫者
    陳進傳;林躍龍
  • 貢獻者
    攝影
    林思維(工藝童玩組成員)
  • 資料來源
    本組自行拍攝
  • 時間迄
    2019/05/01
  • 地點-緯度
    24.7602059
  • 地點-經度
    121.7510759
  • 時間長度
    08:30~14:00計5.5小時
  • 活動主辦單位
    宜蘭縣文化局、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 地點-名稱
    蔡榮興雕刻社
  • 參考資料
    佛大文資系工藝童玩組
  • 時間起
    2019/05/01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1945~)
  • 相關作品
    蔡榮興:木藝;黃德河:蓪草花藝
  • 地點
    宜蘭縣宜蘭市舊城西路66號楊士芳紀念園區二樓 (121.7510759, 24.7602059)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