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蒼茫:歲月詩情》風景3

乍看這張照片,首先會被畫面中央的高山樹木所吸引,它們的枝幹光禿,不見任何綠葉,僅剩細枝相繫,令人疑惑是否已成枯木?而在樹群旁有一道區間小徑可讓登高者駐足遠眺,遠方背景處的峰巒相疊連綿不絕,雲霧飄渺在山谷間,山稜線和天際交界處散發著微微亮光,有一道陽光灑落在此番山景間,使得樹木叢草的向陽處猶如披上一層光紗般,充滿生機。 常龍高這張照片以高山枯木為主題,是1980年代攝於玉山,一道陽光灑落而有「枯木逢春」的意境,讓老朽的枯木也展現出獨特的美感。枯木在中國詩詞中大多是詠嘆青春遠去,或思鄉離愁之緒,但也有例外之作,例如:傳蘇軾的《枯木怪石圖》就是繪有挺拔的枯木和狀似鹿角般張揚的枝枒。蘇軾此作跳脫傳統仿效大自然的框架,以「寫意」為藝術追求的目標而讓枯木有了新解,備受推崇及追隨者眾,也開啟文人畫之流,如:米芾在《畫史》便有記載:「子瞻(蘇軾)作枯木,枝幹虯屈無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如期胸中盤鬱也。」而喜愛中國詩詞的常龍高,也以現代攝影表現枯木的意境之美。 吳垠慧—「112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常龍高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