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歲月詩情》系列:〈少棒之父謝國城〉

在1971年9月的媒體報導上可以看見「勇奪世界少棒冠軍巨人少棒隊的小國手凱旋返國」等字眼,在當時全民瘋棒球的年代,棒球選手們返國受到英雄式歡迎。在這張影像中,翁庭華拍攝了當時的重要推手謝國城(1912-1980),1912出生於臺灣臺南縣學甲鄉的謝國城,8歲隨家人遷居日本東京,就讀東京礫川小學,1934年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政經系,1946年攜眷返臺,在合作金庫服務並積極參與辦學籌設延平學院,卻於二二八事件後受到牽連,遭到囚禁二、三天後無罪釋放。被補獲釋後盡毀日記,對於臺灣政治與興學的夢想也就此結束。謝國城對於棒球的熱情,源於就讀日本棒球名校早稻田大學時期,回國後其隸屬的合庫棒球隊亦頗負盛名。1968年紅葉棒球隊擊敗日本關西聯隊,1969年金龍少棒隊成立取得遠東區冠軍,獲得赴美參加世界少棒錦標賽的機會,謝國城遂即奔走籌措少棒隊赴美的經費,在各界協助下順利成行小將們果然成功取得世界冠軍,開啟了臺灣棒球狂熱。謝國城並爭取興建臺北市棒球場,邀請國外隊伍來臺訪問,推動學生三級棒球運動,1974年臺灣棒球隊獲得「三冠王」,世界少棒、青少棒、青棒錦標賽冠軍。棒球界因此尊稱謝國城先生為「少棒之父」。在這張〈少棒之父謝國城〉中,1970年初為新聞記者的翁庭華刻意拍下了這張肖像。 蕭伊伶-「112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翁庭華
  • 日期
    年代: 1971~1971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