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歲月詩情》系列:〈小國手徐生明〉

1971年8月29日,臺南巨人少棒隊在威廉波特以三戰三勝的成績,獲得威廉波特世界少棒冠軍,1971年9月11日,回臺後小球員一人一部吉普車遊行臺北市於市中心。翁庭華所拍攝的〈小國手徐生明〉便是1971年少棒選手返國後的遊行隊伍以及第一代巨人少棒選手徐生明(1958-2013),成千上萬民眾夾道歡迎,當時全隊隊職員並榮獲總統蔣中正的召見及表揚。1971年8月,許多人家不約而同在凌晨打開電視機,獲勝那一刻,整個臺灣響起了此起彼落、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在那個臺灣瘋狂於棒球的70年代,背後卻是臺灣險峻的國際地位,1971年10月25日,中華民國被迫退出聯合國。在這一系列影像中,軍用卡車載著年輕的少棒國手,羞赧的男孩肩上揹著紅色彩帶,沿著市區道路緩慢前行,市民們夾道歡迎。畫面裡可以看到戴著斗笠的婦女以及當時頭戴著白色警帽、穿著卡其色制服的警察正維護著秩序。翁庭華老師除了熱衷於紀實攝影,同時也有著新聞記者的身份曾經服務於基隆市政府。在他的畫面構圖裡面,往往聚焦於敘事的主體,強烈的現場感具備了新聞攝影的特質。于貝爾·達彌施(Hubert Damisch,1928-2017)《落差:經受攝影的考驗》談到攝影的現場目擊與批判性:「攝影並不只是進入了博物館和畫廊。它還以認知的客體和調查或思考的主體的雙重身份,進入了批評領域-儘管這是相對來說近一些的事情。這一現象產生了悖論性的結果:它部分的掩蓋了現實,而它既是現實的符號,又是現實的產物。」 蕭伊伶-「112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翁庭華
  • 日期
    年代: 1971~1971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