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歲月詩情》系列:〈小販〉

在這幅作品中,攝影家透過俯視的視角和敏銳的觀察力,將一幅充滿靜謐和詩意的山居生活場景呈現在觀者眼前。蜿蜒的曲折小徑在畫面中延伸,增添了空間的深度,同時也暗示了通往未知的道路,給人以神祕而遼遠的感受。小徑上的挑擔小販正小心翼翼地走在木橋上,試圖跨越一條小山溝,這一動作既透露出他的謹慎,也暗示了生活的艱辛和不確定性。而三兩個撐著雨傘的村民似乎在小徑旁悠閒地閒聊,這種日常生活的片段,透過攝影家的鏡頭與構圖化為富有張力的畫面,捕捉了瞬間的永恆。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在《明室:攝影札記》中提出了「刺點」(punctum)的概念,這種無意間吸引觀者注意力的細節,往往是畫面中引發情感共鳴的核心元素。在這張作品中,「刺點」可能是畫面邊緣的兩隻黑色番鴨,它們在小徑旁靜靜地佇立,似乎與背景的土壤顏色融為一體,然而這個小小的細節卻成功地吸引了觀者的注意力,使人不禁想像這些番鴨與這片土地、這些村民的關聯。此外,畫面中的氤氳與潮濕的氛圍,使得整個場景籠罩在一層薄薄的迷霧之中,而這種模糊景象正是攝影家在視覺表現上的巧妙之處,透過這樣的呈現,攝影家不僅再現了自然景觀的美麗與神祕,也在無形中引發了觀者對於真實與虛幻的思考。 蕭伊伶-「113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翁庭華
  • 日期
    年代: 1965~196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