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歲月詩情》系列:〈下課了〉

1979年鐵路電氣化,臺鐵蒸氣機車公告停駛,藍皮火車是臺灣民眾南北通勤的群體記憶。緩慢的列車伴隨著柴油引擎的巨大聲響,無論是嘉南平原、花東沿岸、 東北角礦坑,藍皮火車始終是鄉間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這一幅作品記錄下了學生們通勤上下學的記憶,調皮的孩童不顧危險站在列車門口,等候列車的行駛。隱約可見簡陋的站亭。 透過,而水泥地的斑駁與反光可以發現雨後的痕跡。搭乘藍皮貨車通勤的路上往往可以看到人生百態,更多是弱勢族群的無奈以及社會底層的現象。在攝影家翁庭華的鏡頭底下往往透漏其人文主義精神。除了懷舊與紀錄以外,更多是踏查臺灣各個角落後的悲憫以及對臺灣社會各個的階層的關注。前景的調皮男孩們看似無憂無慮,肩上的沉重書包卻也是當時臺灣升學主義的一個象徵。在這幅作品裡,攝影家的視點使畫面具備了縱深的效果,透視點遠遠的落在畫面左邊,甚至溢出了畫面之外。彷彿,自身也是一個準備搭車的乘客,冷眼觀望著這一切。在影像的靜默敘事底下,像是一部沒有文字的文學作品。男孩潔白的球鞋成為了某種刺點,暗示著時空環境的差異,脫離了戰後赤貧的臺灣。 蕭伊伶-「112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翁庭華
  • 日期
    年代: 1970~197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