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歲月詩情》系列:〈坎坷人生〉

這是1963年攝影家拍攝於五堵的作品,作品名稱〈坎坷人生〉有著深沉隱喻。法國藝術史家與思想家于貝爾·達彌施(Hubert Damisch,1928-2017)曾在《落差:經受攝影的考驗》一書中提到:「這一種雙重的操縱-光線上的、時間上的-就足以展示出攝影介質的某些特性,其物質性越是顯得特別,就越能夠得到確定。」如同翁庭華利用攝影的攻陷與快門時間操作傳達地景中的哲思與幽微詩意。雜草叢生的鄉間,畫面的中間軸心是一條由巨大石塊所鋪成的小徑,周圍的暗黑增加了畫面構圖中的隱喻與象徵。畫面中的主角被安排在在畫面構圖上方十分之一的地方,攝影家刻意將鏡頭採取了一個比較低矮的角度,讓視覺空間彷彿從下往上仰視著肩負著重擔的婦女。攝影家使用灰色色階的強烈對比製造視覺上反差,凸顯小徑上石頭的粗糙質感也更顯得行人走在小徑上的艱辛。透過水面的光線反射隱約間看見畫面上方是一條溪流橫亙。翁庭華觀察敏銳,善於掌握快門,其隨手拍下所形成的鏡頭語彙讓人聯想到瑞士攝影師沃納•比肖夫(Werner Bischof,1916-1954)與法國著名的攝影家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1908-2004)的作品。亦如亞瑟∙羅斯汀(Arthur Rothstein,1915-1985)所言:「每張照片的美學風格常常是創作者個性的一面鏡子。」 蕭伊伶-「112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翁庭華
  • 日期
    年代: 1963~1963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