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歲月詩情》系列:〈收割〉

〈收割〉一作,映入觀者眼簾的是一幅勞動與生計的生動畫面。在秋收時節的稻田裡,兩個戴著斗笠、穿著短褲、汗衫的男子正奮力踩著打穀機。他們的衣衫早已磨損,雙腳赤裸著踩在艱苦的工作設備上。頂著豔陽,在斗笠的陰影下他們的表情彷彿凝重而專注,讓人深刻體會到他們為了糧食和生計進行著艱苦勞動。打穀機是傳統農具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在沒有現代化農業設備的年代,打穀機將剛剛收穫的稻穀和稻殼分開,這樣的過程不僅繁瑣而且勞動強度極大,每一次的踩踏都是對體力的挑戰。 打穀機另一邊,綁著頭巾的男子轉過頭來望向鏡頭,旁邊,一個小男孩也正對著鏡頭,小男孩的眼神似乎有些好奇,他或許對於眼前的辛勞並沒有完全的理解,只是單純地觀察和探索著周圍的世界。攝影家按下快門紀錄下稻田中的勞作與這些凝視,那是人們與自然抗爭的縮影,圖像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在講述著關於生存與抗爭的敘事。法國藝術史學者于貝爾•達彌施(Hubert Damisch,1928-2017)在《落差:經受攝影的考驗》討論到攝影與歷史及圖像的產生:「每當攝影在實踐中質疑自身的本質和歷史功能,並顯示、昭示其隨機的特點,同時要求我們不再成為圖像的消費者,而是圖像的製造者的時候,攝影就自稱為藝術。」 蕭伊伶-「113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翁庭華
  • 日期
    年代: 1964~196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