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波浪為鏡樹為鉤 影落明湖青黛光〉

在這幅仿效中國水墨畫圓形裝裱形制的攝影作品中,分成:前景、中景和遠景三部分。前景是光禿的植物枝條,朝向天際伸展,產生視覺上的動感。視線再望前探去,中景是一江碧水,上頭有座浮島是整幅畫面的中心點,浮島上依稀有樹林。更遠處則是在雲煙中若隱若現的平緩小山。畫面上方的題詩當中有這句:〈影落明湖青黛光〉出自唐代李白的〈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這首詩闡述詩人對朝政的不滿,因此決定仿效「楚狂」過著遊歷名山的隱居生活,詩中以「廬山」作為「名山」的隱喻,意指當名山倒影映在江面上,變成了青黛色。 周志剛追隨郎靜山的攝影理念與風格,為「中國攝影」、「詩意攝影」一派的代表攝影師,他認為攝影雖然是現代科技,也和中國傳統水墨一樣講求「意境」,而為了營造「意境」,亦善用暗房技巧作為輔助,將畫面元素去蕪存菁或增添畫龍點睛,藉以擴張畫面的想像空間。除此之外,這幅攝影作品也仿效傳統繪畫的圓形裝裱,展現古代文人畫的小品趣味,即是最好的範例。 吳垠慧—「112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周志剛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