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紅毛港紀實》系列01

臺灣因高雄的拆船業,曾一度在國際上被譽為「拆船王國」,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期的鼎盛時期,在高雄港邊就有兩百多家的拆船廠,可處理高達三百多萬噸(LDT)的輕排水量,但也連帶造成了漁業發展受阻、環境污染等問題,再加上發生過嚴重的公安事件,不到二十年的時間,2000年底僅剩零星幾家拆船廠在經營,成為快速隕落的夕陽產業。照片中的拆船廠就位在紅毛港內,當時已在紅毛港遷村案討論的尾聲,確定了遷村的計畫。拆船廠工人拆除的不再是船隻,而是拆船廠設備,這不僅是代表拆船廠走入歷史的尾聲,更預告了紅毛港在不久之後亦將夷為平地的光景。 而洪政任捕捉的畫面,前景為俯身作業的工人,與後方同樣在作業的怪手形成呼應的作業姿態,背景則能遠眺到高雄港的貨櫃起重機,遠近景交錯的構圖,宛如是不同產業與不同機械間的角力拉鋸,此時前方的工人雖顯得渺小,卻也是畫面的重心,彷彿人類的勞動始終牽引著一切。 回顧洪政任的創作生涯,曾於1997年跨域到鐵雕做創作,其材料便是來自拆船廠的廢棄鐵件,以工業物件本身的造型,結合他閱歷過的風景做詩意的表達,但隨著拆船廠逐漸關閉,他也因受傷關係無法再扛大型的鐵件材料,最終停止了鐵雕創作,某種程度上在攝影與雕塑中都見證了其產業的興衰。 林小溪–「114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洪政任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