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海島的呼喚」系列23:〈一天的收穫〉

和丈夫一起收網的婦人陳李問也是澎湖褒歌的採集對象。他們夫妻倆一大早出海捕魚,結果收穫僅僅是一條半大不小的魟仔,令人有些失望,大概連油錢都沒賺回來。這尾魟仔學名叫赤土魟,和鯊魚一樣都是卵胎生,最大可以長到兩米長。收拾漁網的時候夫妻倆絲毫沒有收穫的喜悅,那條小魟仔就被扔在海灘上。 那天早上氣氛有點沈悶,光影條件也不給力,張詠捷只能在逆光的條件下拍攝,要命的是還有一條怎麼也避不開的水平線。強烈的逆光會使得攝影主題暗到毫無層次,成了純粹的剪影,而天空則會變成死白一片,這對黑白影像而言是最大的忌諱。至於那條避不開的水平線,處理不好的話,會嚴重的切割畫面,對構圖而言幾乎是判了死行。面對這兩道嚴重的挑戰,她必須當機立斷,想法解決。 對一個成熟的攝影者而言,解決技術上的難點只能依靠多年的經驗養成,但是否算得上是一名優秀的攝影工作者,在於能否瞬間做出有效的決斷,因為快門的抉擇稍縱即逝。 還好在光影的處理上,因為扎實的沖印基本功,天空呈現出濃淡有致的層次,而陳李問丈夫黝黑的身影,也還是可以感受到肌肉的張力。至於構圖上,淡化的水平線線完全沒有對構圖造成破壞性的分割,而灘塗上幾近全白的魟仔與兩位人物的動作形成既深刻且穩定的結構。 陸傳傑–「113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張詠捷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