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海島的呼喚」系列22:〈採紫菜〉

這幅作品猛然一看很像是描繪峰巒與雲海的山水畫,可一但認出圖中的人形身影,才驚覺到她正身處滔天巨浪環繞的礁石上。她為何將自己陷於如此險境?她正在採紫菜。 澎湖最有名的紫菜產地位於姑婆嶼,姑婆嶼是無人島,島上紫菜的採摘權歸赤崁村所有。每年歲末寒冬紫菜苗上掛海岸礁岩上時,赤崁村的宮廟便派人到姑婆嶼全天候把守。到了規定的採摘日,有權採摘的村民集體乘船上島,一聲令下同時採摘。 2000年張詠捷到花嶼採集褒歌時,才發現花嶼也是紫菜的產地。花嶼位於澎湖列島的最西面,在地質構造上和福建海岸相似,不屬於澎湖列島的玄武岩方山,冬天時東北季風更加猛烈。澎湖出產的紫菜質地十分細膩,遠非日韓紫菜可比擬。目前市面號稱澎湖紫菜的,絕大多數都是假貨,真正的澎湖紫菜是非常昂貴、稀有的。 可這些珍稀的澎湖紫菜只有在東北季風最強烈、浪花滔天的時候才會上掛到岸邊的礁石,所以採摘紫菜非常的危險。採摘者必須掌握海浪起伏的節奏,一起一落之間,在滑溜的礁石上進退摘採。採摘者大多是女性,雖然她們早已身經百戰,偶而還是會傳來不慎落海的慘劇。 張詠捷在花嶼拍攝採摘紫菜時雖然不用像採摘者一樣身陷險境,可挑戰還是蠻大的。東北季風強烈的季節,浪花拍擊在礁岩上所激起的鹽水霧氣很大,不一會兒鏡頭就起霧了,必須不斷地插拭,而且用200mm長鏡頭捕捉採摘者不斷移動的身影更是一大挑戰。她從未使用相機馬達以亂槍打鳥的方式獵取鏡頭,或許是出於對被拍攝者的尊重與創作的嚴肅性吧。 陸傳傑–「113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張詠捷
  • 日期
    年代: 2000~200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