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張才系列作品-10:〈三峽〉

一群大人小孩目不轉睛地看著舞獅表演,這頭舞獅只有單人演出,獅頭的造型還保留野性的張力,與周圍人群素樸的穿著相較,其彩繪和裝飾堪稱鮮豔醒目,充滿年節熱鬧的氣息。 廟會常有各種餘興節目演出,張才帶著機動性高的徠卡相機四處走動,一併記錄,例如照片裡的單人舞獅就能為純樸的農村社會帶來娛樂。 今日舞獅的造型趨向可愛、華麗,然而新年「舞獅」的原意可能是由逐疫驅邪演變而來,後來還曾一度用來掩護習武之功能。獅子是祥瑞的神獸,也是辟邪的猛獸,從照片裡這頭舞獅還保留些許猙獰、令人畏懼的造型,便可印證舞獅功能的演變。而今舞獅和舞龍一樣,在節令慶典中帶來歡慶的氣氛,不再有驅鬼逐疫之意了,張才的照片為後人留下重要的參考紀錄。 至於照片的拍攝地點是哪裡?根據張才的女兒張姈姈於中研院網站的資料說明為1950年至1960年於三峽拍攝,但在張照堂主編的《臺灣攝影家群像》書中則標註為1949年攝於新莊,兩個地點皆為廟會慶典期間的活動。 吳垠慧–「114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張才
  • 日期
    年代: 1990~1999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