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交集與干涉」系列4:〈交容〉

畫面右側可見一個發散著紅、藍、綠等七彩顏色、如玻璃材質的圓盤物,裡頭擺放了一片楓葉,與背景滿佈的楓葉相呼應。圓形玻璃物散發出鮮豔絢爛的色彩,與背景的靛藍色形成對比,此外,背景的楓葉幾近反白,低調而隱約的存在,讓整體畫面的構圖簡潔又不失優雅。 這件作品是林芙美1994-1995年創作的「交集與干涉」系列之一,利用底片相機拍攝而成。她應用物理光學的偏振特性引起的「複屈折」現象,做了許多「無中生有」的影像實驗,像是讓透明無色的物體產生五彩繽紛的色彩,形成超現實的視覺感受,例如這件作品,她在相機濾鏡的壓克力盒裡放一片楓葉,光線經過兩次折射之後,在壓克力盒表面產生令人意想不到的鮮豔色彩,既是虛像,也是真實存在的實像,創造出虛實同在之感。林芙美赴日本學習攝影,先後取得日本大學藝術學部寫真學科藝術學士、日本國立千葉大學寫真工學系研究所碩士,對於具有設計性和實驗性的攝影創作相當感興趣,曾擔任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圖文系主任。 吳垠慧—「112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交集與干涉》系列作品之一,呈現當直行的光線受到偏光板和偏光鏡的雙重干涉時,即形成物理光學中行經最為多變的偏振現象,因而產生干涉條紋和詭異色彩的「複屈折」影像。 複屈折影像蘊含「虛像」與「幻覺」的思考空間元素:「虛像」源之於實有物體的再造與顛覆,屬於外在的辨識空間;「幻覺」源之於實有物體經外力之改變後,所引發的錯覺、錯視與錯認,屬於內在的省思範疇。 「應力或外力」等人為因素的加諸,可使複屈折影像表現出抽象世界獨有的冥想和衝擊,人為力量的加入,期能創出一片綺麗而多變的思考空間與視覺語言。(文/林芙美)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林芙美
  • 日期
    年代: 1994~199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