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同攝影同好會初期作品回顧選作10

這張攝於1970年代的女性肖像,不僅記錄青春,也是一種對身體姿態、時尚語彙與自然場景關係的視覺實驗。畫面中,女子身穿拼接格紋長裙、頭戴寬沿草帽,站立於崎嶇地景與一列白色石柱之間,神情自然、視線略帶遊移。這種姿態既非羞怯也非高調,而是一種冷靜自持、游離於旅途中與攝影凝視之間的中介位置。 構圖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節奏感與形式重複:白色石柱如一串節拍器延伸至畫面深處,與格紋裙形成幾何與色彩的對比對位,畫面不再以人物為唯一焦點,而成為人物與場域共構的平衡結構。這種視覺策略與時尚攝影史上如路易絲•達爾-沃爾夫(Louise Dahl-Wolfe, 1895-1989)、彼得•林德貝格(Peter Lindbergh, 1944-2019)等人強調模特與真實環境對話的風格相呼應。他們關注的不是人物的造型完美,而是服裝如何在光影與場域中與人物共振、述說某種更深層的時代情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張照片在色彩與構圖上,令人聯想到古斯塔夫・克林姆(Gustav Klimt, 1862-1918)的晚期畫作。克林姆常以織品般圖騰化的服裝圖案,結合女性身體與自然背景,營造出一種既現實又抽象的視覺張力。在這張照片中,格紋拼接長裙的圖樣宛如克林姆畫中女性衣襬的象徵性符號,而女子與一排石柱、崎嶇山壁所形成的構圖,也似〈生命之樹〉或〈希望 II〉中的垂直秩序與精神性凝視,形成東方語境下對「身體—場域—自然」關係的在地詮釋。 這不僅是一張時代記憶,也是一張具有造型設計感、形式結構與歷史參照的作品。它展現的是女性如何透過衣著與姿態,在自然與歷史的夾縫中,尋得一方自我定位的空間,既屬於當代,也對話於藝術與時尚史之中。 鄧博仁–「114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李悌欽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