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豐收〉:前景鵝剪影、中景打穀機斗笠婦女背影

〈 豐收〉:前景鵝剪影、中景打穀機斗笠婦女背影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 豐收〉:前景鵝剪影、中景打穀機斗笠婦女背影

日正當中,亮得發光的不是白沙,而是每戶人家下一餐的著落。鏡頭不遠處,站著一位戴斗笠、赤著雙腳的農婦,雙手將竹簍舉過頭頂,讓裡面未篩過的穀物倒入眼前的風谷機中,機器後方站著的小娃是婦人的兒子,正在轉動機器上的把手,把稻殼吹進右方的大袋中。前景遊走的是兩隻畜養的家鵝,自在地在稻榖迭起的小山前晃蕩,與農人共享豐收的喜樂, 風谷機的基本構造是:頂部有個梯形的入料倉,下面有一個漏斗是出大米的,側面小漏斗是出細米癟粒的,尾部是出穀殼的,通常會像圖中農家那樣用袋子接著以免吹出的穀殼亂飛;木製的圓形其中藏有一葉輪,有鐵做的搖柄,手搖轉動風葉以風揚穀物。將經過舂、碾後的糠、麩,或經過脫粒、晾曬後的秕、草除去,是糧食加工的最後工序,同時也代表著,大熱天辛苦的日子終於有所回報。 李悌欽將此作命為〈豐收〉,豐收二字,不只代表一個令人歡喜的情況,而是代表著過去農人們大量的付出與悉心的照顧,加上造化針對如此誠懇與努力願意釋出相對應的善意,才有機會瞥見的景象,李悌欽透過鏡頭,將畫面的主角,農婦與稻榖清楚呈現,農婦過去對整片稻田的辛勤付出,反映在其衣服上的皺褶與結實的雙腿,透過陽光照射產生在風谷機上的影子,彷彿有第二個人在一同將盛滿的竹簍高舉,將「天助自助者」具象化,暗示老天也正在陪伴他們走完這期收成的最後一哩路。 鄧博仁 —「112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主題分類其他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作者
作者: 李悌欽
日期
年代: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