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報導攝影》系列:〈戰時堆薪柴、養雞鴨增產〉

群像作品,一直以來都是不太好處理的影像畫面,若畫面中的人物正一同進行團體活動,還可以利用其一致的目的性來帶出畫面重點(如其作品〈托兒〉),倘若畫面中的人物皆專注於不同的事物,那要如何拿捏作品想呈現的氛圍,就會是更大的挑戰。 面對這樣的考題,陳耿彬做了很神奇且現代的取景選擇。中偏近距離的俯視視角搭配自然存在的框景地形,這樣的俯視拍攝距離,可以讓角色們順理成章地頂住畫面的每個邊角,增強每個角色的存在感,平衡住分量。接著運用原先就存在的三面圍牆,加上右下角橫放的建材,將被攝者的動向團團圍住,明確告訴觀者,我已搭建好舞台,這些就是我全部的演員,不會再繼續把故事延伸到畫面以外去。讓觀賞此作的觀者,像是打開了機關寶盒,一窺裡面小小的世界。 畫面中為一處農家的小庭院,以庭院中心的大、小雞籠向外擴散,是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包括拿著掃把畚斗的姊妹們、趕雞的婆婆、拿著飼料盒準備餵食的大娘和老大爺,各司其職忙著自己的工作,卻又不時能感受到彼此成員之間的眼神關懷與交流,加上亂竄的雞群,讓這幅沒有聲音的照片卻顯得格外熱鬧與溫馨。圍成一圈的畫面,也顯得和樂融融。 鄧博仁-「113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陳耿彬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